查看原文
其他

年轻医生频频猝死,你知道他们有多辛苦吗?

科研工具| 作图| 实验 SCI |统计分析

作 者 / 徐军  王鑫鑫  高苗苗 

来 源 / 半岛都市报

导语:今年以来,公开报道中已有5位麻醉医生猝死,而且多是年轻医生。在这些倒下的身影背后,是麻醉医生数量的严重短缺和过度劳累。

麻醉医生常常被人们称为“麻醉师”,其实他们是“最博学的医生”,因工作在幕后,他们又是鲜为人知的“隐形医生”。正因为有了麻醉,患者的手术才不再感觉疼痛,外科医生才能从容地为患者手术。今年以来,公开报道中已有5位麻醉医生猝死,而且多是年轻医生。在这些倒下的身影背后,是麻醉医生数量的严重短缺和过度劳累。麻醉医生正面临着艰难的执业条件,但是社会给予的关注还不够。

手术前,任悦义(右)给孩子做麻醉

频频猝死

今年至少5位麻醉医生倒下

“害怕。”8月中旬,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麻醉科主任刘才堂,在办公室内被发现突发心脏病死亡,享年53岁。刘才堂之死在医疗圈又引起不小的震动,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时,任悦义说,他感到“害怕”。


任悦义是青岛市妇儿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,从事麻醉科已经18年,现在主要负责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的手术麻醉。任悦义更为人知的身份是微博上知名健康博主“Dr_任”。任悦义说,之所以感到“害怕”,是因为他也有过过度劳累之后心悸的深刻感受,“多的时候一天四五台手术,一台手术平均要3小时,遇到严重的患者甚至手术长达8、9个小时,遇到有急症还要再加班,甚至有时候一周五天连续加班。


刘才堂的去世之所以是“又”引起医疗圈关注,是因为他已经是今年公开报道中出现的第5位倒下的麻醉医生。今年1月9日,石河子市人民医院一名麻醉医生在值班过程中猝死。3月26日,江阴市一名邓姓麻醉医生,值完夜班后在家中猝死离世,毕业仅一年。6月28日晚,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25岁的麻醉医生陈德灵猝死,在事出前的两个月里,他在朋友圈多次发表“又是一个通宵,天已亮,活还得继续干”、“黑+白+黑,下班啦,还活着真好”之类的感慨,而就在这家医院的麻醉科,两年前就曾有一位26岁女麻醉医生厉熔英,在夜班后猝死。7月26日,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名麻醉科医生在值班室猝死,年仅30岁。


麻醉医生的频频猝死,是已存在多年的现象。根据2008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猝死医生调查显示,29位猝死的医生中,麻醉医生占到14位,外科医生占到10位,麻醉医生成为猝死人数最多的医生。“猝死的麻醉医生多是在三甲医院的年轻医生,他们原本和正常人一样,并非身体不好。”在任悦义看来,三甲医院手术量大、长期夜班严重损害身体等是主因,在麻醉医生猝死的背后是过劳。

过度劳累

平均每人每天约3台手术

任悦义清楚记得,今年4月份前后,除了每天两三台小儿心脏类手术外,他还要帮助耳鼻喉科做异物取出术。当时正值儿童异物吸入的高发期,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参与了60多台心脏手术和上百台耳鼻喉异物取出手术。有时候晚上凌晨下班,第二天一早7点还要准时到达医院,长时间疲劳和紧张,让年富力强的他心脏出现了心悸、心慌等反应。“一刻未停,第一台好不容易送出去,马上第二台接上,现在连个饭都吃不上,一个人干这小儿先心心外麻醉,估计全国独一份。”任悦义在4月份一天的微博博文中记录。


在青岛妇儿医院有大小手术间14个,再加上门急诊的小手术,全年手术量达到3万台左右,麻醉科有30位麻醉医生,按照全年无休来计算,平均每人每天约有3台手术。


在去世的麻醉医生刘才堂所在的东华医院,2014年的数据显示,该院的麻醉科有12人,每年完成各类手术麻醉1万多例,工作量可以说“大得惊人”了。


“白+黑”、“5+2”,在全国范围看,麻醉医生过劳都是普遍现象。


除了巨大的工作量,比起其他科室医生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转换,得到精神上短暂的放松外,麻醉医生工作的环境是“闷罐子”式的手术室,而且一待就是一整天,环境封闭加上手术全程精神高度紧张,细心操作,麻醉医生在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
缺口极大

麻醉医生短缺约30万人

既然麻醉医生手术量大、工作劳累,医院为什么不多引进医生、缓解现在的紧张状况呢?


2016年底,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副会长黄文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“目前全国有麻醉医生8.5万多名,缺口约有30万人。”麻醉医生的短缺可谓是“严重”。这种严重还可以从另一组数据中表现出:截止到2015年,中国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的数量是0.5人,而在美国这一数字是2.5人,英国为2.8人。


雪上加霜的是,2020年起,麻醉专业本科将彻底消失在教育部招生目录。“现在有部分院校本科招收麻醉专业,但是因为麻醉医生需要的知识面很广,所以已经在逐渐取消了,正在向五年临床本科毕业后的硕士研究生选择麻醉学深造而转变。”青大附院麻醉医师、麻醉学教研室教学秘书夏婧告诉记者。麻醉专业常被人误认为是小专业,实际上麻醉专业已经和内科、外科等一样成为二级学科。而一旦本科取消,硕士阶段的招生生源恐怕不容乐观。


取消麻醉的本科专业,初衷是为了培养更高水平的麻醉医生。麻醉医生常被人们称为“麻醉师”,这种称呼似乎把麻醉医生当做了“技师”,而实际上,麻醉医生在业内堪称“最博学的医生”。任悦义告诉记者,不同疾病患者的手术涉及不同身体系统,麻醉医生对不同疾病都要有了解;麻醉过程随时可能出现突发意外,麻醉医生需要根据各项指标紧急处理应对;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,还有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不同处理,麻醉深一点还是浅一点、对药物的选择等等,这都考验着麻醉医生的水平。“很多人以为麻醉医生就是打一针就完了,哪有那么简单,关键是还得让患者醒来。”


此外,还有专家告诉记者,除了麻醉医生在结构上面临巨大缺口外,医院为控制医生数量、节约运行成本,以及医院编制名额受限,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麻醉医生的数量。“手术间数量与麻醉医生、麻醉护士的数量严重不成比例,因为医生不足,所以就要将手术做完才能下班,如果按照国际比例配备麻醉医生,完全不用超负荷工作,工作8至10小时会岗位轮换,这样怎么可能猝死呢?”夏婧说。

无名英雄

“隐形医生”缺少关注

现代麻醉是近百年来兴起的技术,在麻醉技术发明之前,外科医生给患者做手术拼的是“看谁快”。“将病人绑在手术台上,几名壮汉用力按住,医生以最快速度,在病人的嚎叫声中手起刀落。”一份专业杂志这样描绘麻醉出现之前的手术场景。“正因为有了麻醉技术,外科医生也能从容地进行手术。”任悦义告诉记者。


麻醉医生工作地点是手术室,患者见到麻醉医生时,口罩、手术帽已经将麻醉医生捂得严严实实,麻醉开始,患者慢慢睡去,等到醒来时,手术已经完成。患者和家属大多知道手术的主刀医生是谁,但很少知道手术中的麻醉医生是谁。因此,常常工作在幕后的麻醉医生常被称为“隐形医生”。


从短缺程度上,麻醉医生与儿科医生情况相似。然而不同的是,与儿科医生相比,麻醉医生的短缺很少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。“麻醉医生短缺少有人反映,缺少业内大佬强有力的发言。”任悦义说。夏婧告诉记者,麻醉医生短缺的关注主要是在业内,“一直都在关注,但仅仅是关注。


“隐形医生”这个称呼,现在看来却有点双关语的意味:既在患者就医中处于“隐形”的地位,也在公众视野中处于不被关注的失语状态。也正是因此,一个又一个麻醉医生倒下,消逝的生命成为悲剧在医生朋友圈里刷屏,但是这些悲剧却很少为医疗圈以外的人们注意、关心。


任悦义说,麻醉医生在业内地位低,即使大专家也仅在业内有名,专业不被知晓,相比起内外科医生可以随着年资、水平提高而成为知名专家,进而提高诊治费用,麻醉医生收入单一,这都影响着考生报考麻醉专业。“我国手术量近年大幅度增长,麻醉医生超负荷越来越严重,选择麻醉的学生越来越少。”夏婧说。


“仁心仁术,做医的,都要有非常的热爱。”面对劳累艰难的执业环境,支撑任悦义继续坚持下去的是对这份职业的情怀。(完)

关于此事,你怎么看

欢迎右下角给我们留言

公众号开通人工在线咨询了

遇到实验难题?实验设备不支持?SCI不知道从何入手?···不着急,关注中洪博元→进入公众号菜单栏→即可在线咨询,人工8小时在线,关于实验、关于科研,都欢迎来聊一聊,人工服务你试了吗?

热门图文TOP6

1、抢救4个病人后,武汉医生倒在值班房,年仅30岁,请给医生劳动法!

2、山东一医院300医闹再升级,院长被打,门诊被迫停!

3、人民日报:不吐不快,请对医生好一点!!

4、规培问题日益凸显,你是否还有学医的激情?

5、这三个规培基地出事情了,预测规培待遇何时解?

6、技能get丨果断收藏,医学科研工具任你选!

7、临床科研必学SPSS教程,一旦拥有,事半功倍!

本文为转载,仅做分享之用,如有侵权必删除,更多精彩内容扫描下方二维码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